传播学系党支部召开党史专题党课和专题组织生活会

  2021年6月23日下午,文化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党支部于博远楼502会议室召开召开党史专题党课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传播学系全体党员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党支部书记徐轶瑛讲专题党课

  传播学系党支部书记徐轶瑛讲党史专题党课。她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学习体会,与学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跟为大家分享了党史学习中增强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时效的维度。徐老师指出,教师要把握育人的规律,要明辨道理,明辨是非;要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高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徐老师强调,我们需要明确四个“理”,首先是“旗帜引领”之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第二个“理”是“人民至上”之理,在实践当中,高校一方面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持续激发师生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第三个“理”是“实事求是”之理,高校广大师生要做到学史明理,直面时代之问,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第四个“理”是“青春奋斗”之理,高校师生党员要在党史学习中自强不息,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

  在增强自信的四个方面,徐老师强调,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一般性的知识灌输和教学辅导,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要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的价值方面,徐老师指出,要围绕着育人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形式这三个层面进行,聚焦于育人的价值本源,找准价值定位和努力的方向。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当中,徐老师认为,广大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第二,要潜心教书育人;第三,要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第四,要锤炼育人授课的本领。徐老师最后强调,课程思政要像盐融入水一样,过于牵强会使效果适得其反,建议通过自然融入、严谨贴切和画龙点睛的教学方法把握课程思政的课堂之术。

  

  传播学系教师展开热烈的讨论

  专题党课结束后,各位教师就党史学习中的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郑文明指出,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具有必要性。同时,郑老师认为,目前工作的难点是如何将出台文件更好地贯彻在课程教学之中。王昕强调了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出,应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探索长周期评价。高亢则结合自身的文章《我国网络信息内容的文化规制路径研究》阐述了学生正能量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高老师认为,如今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高校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多从课程思政的角度进行积极的引导。

  在课程思政如何与教学更好地融合方面,汪雅倩提出,在课程思政中可以多引入社交网络中的案例。对于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较快的亚文化,教师如果在课堂中自然的将其带入并进行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李先知指出,学生可能觉得“思政”这种表述比较枯燥,导致对其的接受程度不高,但是教师可以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创新改变这种现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贺心颖观察到了诸多新闻院校联合的“重回历史现场”的大型活动,认为该活动有很强的代入感,并建议,可以活化北京地区的红色资源,把融入实景这种教学方式融入到课堂上。任伯杰指出,在传播学和广告学的教育中,关键要把握好时机、用好方法,这是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

  对于党史学习的感受,大家纷纷表述了自己的见解。石刚认为,今年党史学习的收获非常大,不仅参观了许多红色教育基地,还阅读了经典的党史材料。他还强调,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是目前学院工作的重点,希望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团队的建设之中,做出更好的成绩。陆彦明通过中国共产党队伍发展壮大的例子,指出人心的向背是信仰,战略的制定很重要。同时,他认为,党史书籍《决战》中的很多案例都可以运用到和专业相关的课堂上。吴三军向大家分享了图书《红星照耀中国》,吴老师认为,这其中有许多被忽略的有价值的问题,日后有机会一定要买来英文原版阅读。王冲谈到,应该把学历史当作日常的功课,通过学习历史来汲取经验和教训,而不是把它作为考试的目的。

  各位教师认真研读学习材料

  本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由徐轶瑛主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传播学党支部各教师依次进行了全面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各位教师针对创新教学方法,学生中的敏感话题,学生心理问题,论文指导问题和手机使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提供了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老师们从主客观方面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批评诚恳又具有现实意义。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理论创新史,是一部接力奋斗史。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将继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这次党史学习会与民主生活会中,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各位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深受教益。

  

  图文来源:谢瑾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