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文传学子在“挑战杯”红色专项赛中取得佳绩!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实践”专项赛拉开帷幕。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在比赛中,文传学院的两支实践团队分别获得了北京市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两支团队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通过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感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生动实践。下面让我们来一睹获奖团队的风采吧!

  一等奖

  振兴需“振心”“乡村振心”引领乡村振兴稳步实施——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桃园社区乡村振兴实践为例   

  张馨月 刘帆 傅诗雨 马钰泽

  《振兴需“振心”“乡村振心”引领乡村振兴稳步实施 —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桃园社区乡村振兴实践为例》深入基层展开实地调研,不断探索挖掘红色精神,用真情实感,诉说乡村故事。在全市近2000个队伍中脱颖而出,跻身北京市一等奖的好成绩。项目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实地调研为例,深入剖析当地政府与百姓不懈奋斗的宏伟画卷。党和人民齐心协力,在地势复杂、土地贫瘠的荒山上开疆扩土,高效利用自身地理和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开辟出了致富的幸福之路。在民主集中制,坚持党的领导方针背景下,充分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实践精神,落实从“振心”到“振兴”。文传学院19级广一张馨月作为团队负责人身先士卒,走访调研纳雍县桃园社区村民和桃园社区村委会成员,并成功入住该地区党员干部家中,进一步了解当地村政府的施政措施以及党员的模范带头精神。17级管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钰泽在线下辅助调研,与贵州当地农产品基地进行联系。文传学院19级广二傅诗雨和外语学院18级商务英语刘帆作为团队成员在线上进行文献综述以及访谈语料的整理,整合集成调查研究报告。团队协调默契,一气呵成,在实践中不仅丰富了社会经验和知识,同时增强了各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在收获比赛硕果的同时,团队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身体力行,投入脱贫攻坚的实践调研中,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党的100周年生日最真诚的祝福。

  二等奖

  扶贫建设援助玉树,红色精神居功至伟

  ——记援青扶贫战士刘云军院长

  杨光 沈钰 吕香璁 赵卓筠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是脱贫战的关键战区。提起脱贫,大多数人往往只会想到发展经济、振兴经济以实现脱贫。殊不知,在某些医疗落后的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是致使贫困的主要原因。医疗健康脱贫亦是脱贫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扶贫是一项周期长、责任重、压力大的工作。在困难重重的任务面前,扶贫工作离不开红色精神的鼓舞和支撑。

  为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红色精神,表彰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北京市西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建设了“西城好人”项目。该项目创立自2013年,截至今年,已是该项目运作的第八个年头。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借助“西城好人”这一项目窗口,让大学生志愿者们与“好人”们当面交流,在推动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的同时也引领大学生们走上积极向上的正确精神道路。

  本次调研基于书香驿站“西城好人”项目,走访了调研对象刘云军院长所任职的复兴医院,并对其援青扶贫的经历进行了采访。他在2016年自告奋勇奔赴青藏高原,克服诸多自然环境因素,勇于逆流改革,创新发展,为避免“因病返贫”,他上下求索,致力于寻找长效且普遍的解决方法。即便刘云军院长三年后如期回到北京,他留下的绩效体制、医疗队以及医疗保障体系,仍在玉树州人民医院造福每一位看诊的玉树人民。调研发现,在“健康扶贫”这一新议题之中,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红色精神在新时代呈现出的新内涵、新表现形式和新意义,仍然焕发光芒。红色精神作为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成果,持续为榜样人物提供着本源性的思想理论支撑。

  文传学子秉承红色信仰,赓续红色根脉,积极参与红色实践,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发挥青年力量,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