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经贸传播学系20周年系列访谈⑫|2010届校友孙婷昱:抓住媒体行业变革中的机遇与创新

校友简介

孙婷昱,1986年9月12日生,北京人,前后就读于北京市铁二中,北京八中。2005年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传播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参与的项目多次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奖(省部级奖项)。

记忆中的传播学系

Q:真正开始学习传播学后跟您想象的传播学有什么不一样?

A:进入首经贸学习传播学以前,我以为新闻传播学主要是新闻采访。进入学校以后才发现我们有更多元、更丰富的课程设置。例如印象比较深刻的中西文化比较、电影相关的课程,并没有局限于新闻报道表象,而是深入文化领域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

Q:印象深刻的老师和课程有哪些?为什么印象深刻?

A: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李景强老师的课程,讲授了很多书本以外关于人生、关于思考的话题。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次《中西文化比较》布置分组作业,我选择了演讲的分工。那天在全系同学面前演讲之后,李老师给了我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夸奖,这让我感到受宠若惊。自此我在学习和大学生活中更有自信。

传播人的职业发展

Q:您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工作中有哪些难忘的或者独特的经历?

A:第一份工作是机缘巧合地进入一家央视台属公司,从事数字电视传输相关工作。很有趣的一点是当时对接地方广电做的付费频道,有个《靓妆》频道看起来很眼熟。于是,我翻出了大学时期一本教科书,上面在讲中国电视史的章节,还特别提到中央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和江苏广电联合打造的《靓妆》频道。

Q:您的职业经历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契机?请谈谈您目前所从事的职业和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您对今后的个人发展有什么规划?

A:2019年,总台成立了视听新媒体中心,打造总台5G旗舰平台——央视频。我有幸参加了内部选调,经过多次选拔最终从传统付费电视领域进入了新媒体领域。这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种挑战。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大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手机端媒体应运而生。总台也开启了新的赛道,深耕新媒体领域,采用“账号森林体系”的概念,打造总台旗舰新媒体平台,打造“手机上的央视”。

从毕业进入台里工作的15年间,我亲历了付费电视行业的下行,也有幸赶上了央视频新媒体的上升发展。我感觉自己是幸运的。接下来,我计划跟随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随时调正船头,沿着正确的航道航行。

Q:以您在媒体行业工作多年的经验来看,您觉得从事记者工作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是什么?

A:首先,作为总台的记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其次,无论做什么工作,专业的工作态度是最重要的,从最开始的频道管理岗位到现在新媒体主编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领域都有很大变化,但是专业的工作态度是不变的。采编工作尤其需要人生的感悟和专注的工作态度。

Q:您认为近年来智能传播技术的发展给媒体行业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您觉得同学们能够做些什么来应对这些变化?

A:我所在的央视频就最能说明这个问题。随着新媒体技术从无到有,从摸索试探到飞速发展。但是现在的同学们是幸运的,因为你们的成长伴随者媒体技术的发展。换言之,你们在最好的年纪遇上了新技术的发展期,能够与新技术同进步。我认为,你们在参加工作后也能很快上手。因此,请大家务必抓住这个机会。

寄语

Q:在人生成长经历中,您觉得首经贸传播学系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请留下您对传播学系未来的寄语吧!

A:首先,首经贸传播学系教会了我专业的学科知识,让我顺利完成大学本科的学习,但是更多的是带我走过了18岁-22岁的人生。

我们是这个专业设立后招收的第二届本科生,初创时期,很多方面都在摸索。最近,听说学院有了专业的多媒体工作室,有了很多专业设备,这让我羡慕不已。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抓住机会,乘风破浪,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