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传学院完成2016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5月21日下午,文化与传播学院在博远楼第三会议室举行了2016级媒介经营与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为保证2016级媒介经营与管理这一跨学科硕士学位点毕业论文答辩的质量与规范,文传学院特别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书记、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老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与文传学院石刚、郭媛媛、杨同庆、朱琳教授和许敏玉副教授,组成阵容强大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除此之外,出席毕业论文答辩的还有文传学院科研秘书郭锦鹏老师、部分2017级媒介经营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和2019级即将入学的部分学院硕士研究生。

  整场答辩严格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程序进行。卜希霆老师宣布答辩开始后,由答辩委员会秘书郭锦鹏介绍学生申请答辩情况、注意事项和规定等;随后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对各自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研究框架和内容,逐一进行阐述汇报;然后老师们针对每位同学的汇报和论文,进行提问,并给予一定的分析和评价;最后学生认真回答了每一位老师提出的问题。

   

  所有学生的汇报、答辩后,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评议,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卜希霆宣读表决结果。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4名硕士研究生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最后,卜希霆代表答辩委员会总结致辞。首先,他对4名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答辩表示祝贺,随后他指出,每位研究生的论文都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展开理论研究,但研究方法普遍集中于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可以增加运用更多类似专家访谈法等具有实践性的研究方法;卜希霆老师还提出4位研究生的论文大都偏宏观和中观,希望之后的学术论文可以增加更多微观实践的内容;在论文写作规范对方面,卜希霆老师也指出要注重论文的写作细节,注意新词的规范使用。

  至此,文传学院2016级媒介经营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答辩顺利完成。

   

  2016级媒介经营与管理4名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广泛。高卫同学以《文化科技融合视阈下我国文娱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为题,从文化科技融合视角出发,研究我国文娱产业现状极其发展模式,并对模式升级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曹梦然同学以《内容产品要素视角下网络综艺的生产与传播研究》为题,以内容产品生产要素的视角,基于互联网特质,分析网络综艺的生产与传播;黄小雨的《场景营销视阈下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以“场景营销”作为研究切入点,思考品牌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在新环境下的变化,并结合相关理论与具体案例,整理出品牌如何在场景营销中有效实现价值创造与升级;卓然同学选题为《受众视阈下的IP开发研究》,从受众视角入手研究IP开发,深入探讨受众在IP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本次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会的顺利举办,也是对文传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一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