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电视新闻报道 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人大新闻学院高贵武教授来我校讲座谈电视新闻的发展与困境

    5月8日晚7点,应文化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高贵武教授来我校举办讲座主题为《拓展与回归: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实践革新与观念演进》。讲座由传播学系副主任王冲主持

 

    在进入主题前,高贵武教授向同学们提出如下问题:平时通过什么途径收看新闻;最常收看的电视新闻节目;知道的电视新闻人……同学们的回出乎他的意料,他感慨道:你们让我看到在95后中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仍在。

    讲座围绕着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八个阶段展开,分别为:广播翻版-回归视觉-舆论监督-现场报道-关注民生-突显人格-社交互动-放眼世界。高贵武系统阐述了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代表性事件,向同学们梳理了自1958年电视诞生以来电视新闻60年的发展脉络。他提出,当下电视新闻面临的困境,须从其发展历史中寻找答案与出路。

    其中,在“关注民生”一节中,高贵武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新闻不仅关注事件本身,更要关注事件中的人要注重新闻媒体的平民视角与服务性。在“突显人格”中,高贵武认为,主持人、评论人和出镜记者的出现将人际传播的优势引入到大众传播,使观众“不仅看见了鸡蛋,还看到了下蛋的老母鸡”,并且将观众对“老母鸡”的关注度提升到“鸡蛋”的价值上。这对于当下的视觉新闻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此外,高贵武特别强调了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谈到了以白岩松为代表的80年代大学生对于新闻理想的坚持。在高教授讲座结束后王冲老师进一步的阐述了“政治之手”在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与高贵武交流了碎片化阅读习惯对于新闻发展的影响、纸媒的衰败、“三台融合”的前景等问题。针对部分同学对新闻行业前景的悲观态度,高贵武说:“一个人除非对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一点也不关心了,那他就对新闻没有需求了。”

 

    本次讲座系为2015级传播学卓越班专门开设的《传播学理论前沿》课程中的一讲,当天还吸引来了其他年级的同学。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同学们认真投入,积极互动,气氛热烈

撰稿:粟霜晴

摄影: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