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关于卓越班,你真的了解吗?

  +2015级卓越班报名已经开始,本着“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原则,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本选拔标准,按照往年的情况,将在4月15日前完成报名和筛选。针对同学们对卓越班的种种疑问,本报特地采访了陆彦明副院长。

1、关于卓越班的报名资格和招生规模。

所有现有2015级广告系和传播系的在籍学生都有资格报名。文传学院卓越班目前分为传播学卓越班和广告学卓越班,每个班招收学生不超过30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前没有开设,但上学期成绩排名在前30%的同学也可以报名参加卓越班。

2、设置卓越班的目的是什么?

学院是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设置卓越班的。设置卓越班的根本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是为同学们所学专业提供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项。卓越班通过更多实践类课程和更长实习期的安排,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把所学与实践对接,与行业对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更好的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从本质上说,也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多更好的自由选择的平台,以达成因材施教的目标。

3、卓越班的特色在哪?

首先,卓越班和普通班相比,“直接学习”的比例要高出10%——15%。这里的“直接学习”包括两部分:实践教学和实习;而实习又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卓越班的实习会很多,而且时间也相对较长。这些安排为同学们将来就业会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和机遇。

其次,为了更好的让理论学习和目前最前沿的行业做法相对接,卓越班引入了“双导师制”。即一个班中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配备一名院内的专业导师和校外的行业导师。学校也有专门服务于这个项目的专项经费。目前来看,现在“双导师制”面临的困境是缺乏抓手。到底如何将“双导师制”的作用充分释放出来,还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4、卓越班与普通班的区别究竟在哪?

陆老师谈到卓越班与普通班的区别时,他提到,学习分为两种,即间接学习和直接学习。间接学习主要就是通过上课和读书来学习,直接学习就是亲身通过实习和实践来学习。所以,卓越班与普通版的差异就在“间接学习”和“直接学习”的比重不同。他强调,“其实就是学习方法和程度上的比重差异。”,因为不同的学生,他擅长的学习方式可能是有差异的:有点同学觉得“间接学习”可能会学得多,学得深。他喜欢通过间接学习获得间接经验,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通过间接学习得到的间接经验,没有感觉,不如直接学习得到的直接经验来得真切、具体。到底报不报卓越班,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更擅长哪种学习方式,你更喜欢哪种学习方式。

 

5、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报卓越班?

在被问到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报名卓越班时,陆老师说,首先需要同学们先分清楚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喜欢间接学习,如上提到,更愿意从课堂和书本来获取知识的话,那就适合普通班的教学节奏;而喜欢直接学习,也就是从实践和实习中获取知识的话,那么就更适合卓越班的教学节奏。当然,实践和实习也不意味着只是“干中学”就行了,实践是为了获取背后更深刻的东西(理论)。传媒产品其实是对人性的把握,所以看书就显得格外重要。理论和实践是不断互相印证的,决不能偏废。

6、参加卓越班会影响考研吗?

陆老师也了解到部分同学有考研的打算,他说,卓越班的课程设置完全可以满足同学们的考研需求,这个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认为,是否能考上研究生,个人的努力和选择更重要,与是否参加卓越班没有必然联系。尽管加入卓越班后,可能会由于较多的实习和实践会影响大家用在看书上的时间,但很明显,从根本上说,是否能考上研,取决于自己是否有更坚定的信念和比别人更多的付出和努力。

7特色“接力课”授课方式会有调整吗?

以13级传播学卓越班的一门课程《传播学概论》为例,这门课是几位老师接力来上的,因为这种类型的课程都是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课程的理论性强、难度大,所以,最终考虑安排几位老师共同来讲授这门课。这种安排,一方面是出于对卓越班同学们负责任的态度,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探索一种更新颖更高效的教学方式。陆老师说,《传播学概论》这门课有很多很深奥的理论知识,所以如果让几位老师分开上课的话,一个是让同学们能够同时集几家之言,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并更深刻的理解本就深奥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则是让每位老师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在属于自己擅长的那部分内容上,讲得更生动、更出彩、更有吸引力。在谈到对于14级和15级的传播学卓越班是否也有这门课程的时候,陆老师表示会继续开设这样的课程,因为是学科基础课,必须开。

当然,陆老师也注意到了这样的授课方式也有弊端存在。例如几位老师轮流上课会导致学生过于频繁地重新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时候会出现拖慢教学进度的情况。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陆老师严肃了起来。“我们承认问题,因为我们也想解决问题,”陆老师说道,“我们欢迎一切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将会继续探索。”目前学院正在计划将接力老师减少到3—4个,并且计划将这门课程的这种授课方式扩散到普通班,以求达到更理想的授课状态。

 

8、卓越班建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陆老师说,目前的主要压力来自校外企业的外聘老师,需要大量的精力来协调。下一步的计划是让卓越班的实习规范化:从今年6月份开始,卓越班的同学们将全体都去学院指定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实习期间的表现都会被记录下来,作为实习的表现成绩。

13级卓越班是卓越班建设的试水,更是探索。目前需要解决问题很多,正所谓“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慢慢来改变。陆老师无奈的笑笑,“卓越班计划也是想让大家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刚开始总会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也希望各位同学能理解学院和老师们的苦心,更加积极的配合我们的教学安排。”

9、卓越班建设未来有什么新的打算?

在谈到关于新一届的卓越班有什么改变的计划时,陆老师介绍,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是参照教育部制定的相关专业建设标准制定的,而且人才培养方案一般4年才能调整一次。13级和14级的卓越班使用是上一轮的教学计划,而新一届的卓越班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调整了。

   

   到2017年,学校将和经济日报社在卓越班建设上完成战略合作,建设以文传学院为基点的“经济新闻卓越人才培养基地”,以联合培养经济新闻人才为主,直接向相关岗位输送人才。届时,新一代的卓越班将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加入对数学成绩的要求。

   在采访的最后,陆老师坦言,卓越班是一个印证理论的平台,优缺点并存,一直本着负责的态度,反思反省卓越班的不足。“当然,我们也非常欢迎同学们为我们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会认真研究,尽力满足大家的合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