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传学院开展期中教学观摩课

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要求和部署,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课堂教学效果,文化与传播学院组织进行了期中教学观摩活动。2015年11月9日起,在院领导班子带领下,广大教师踊跃参加,先后观摩学习了李毅老师的《CI视觉形象设计》、李景强老师的《中西文化比较》以及彭利芝老师的《中国文学》共计三门课程。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此次活动,不仅每次全体参加,还认真的进行了课堂记录和意见反馈。

    11月9日,在博学楼426,大家首先观摩学习了广告系李毅老师的《CI视觉形象设计》。李毅老师的课风趣幽默、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上李老师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比作企业,将学生比作产品,“大学的口碑和声誉是靠学生建立的,它的硬件软件实力也是围绕如何更好的教授学生而建立,一批批的学生会影响外界的感性认知……”原本抽象枯燥的企业与产品形象问题在李老师生动的比喻和讲解下显得十分有趣,课上也不时传来阵阵笑声。除了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手段,详实得当的课件内容也让人印象深刻,每当理论概念讲解完毕,李老师都会放出一张自己理解并整理的图表来总结前面涉及的内容,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1_副本.jpg

     接着,在博学楼610教室,大家又观摩学习了传播学系李景强教师《中西文化比较》课程。这节观摩课李老师主要就中西方在“情感”问题的认知和表达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讲课的过程中,李景强老师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和文化分析寓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以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例子诠释了中西文化在内涵、价值观等上的深层差异,启发同学们不断就相关话题进行思考,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和听课的教师都享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盛宴。李景强老师的翩翩风度、信手拈来的例子、幽默深刻的思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11月12日上午,汉语国际教育系彭利芝老师的《中国文学》公开课在博学楼628教室如期举行。

4_副本.jpg

  本次观摩课上彭利芝老师的主讲内容为“先秦历史散文产生的原因”,彭老师通过“何为史官”、“史官之职责”、“史官之原则”等内容的讲解,论证了中国历史散文的产生,与发达的“史官文化”密不可分。讲述内容丰富、清晰流畅,而且注重与学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是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彭老师严谨的逻辑、清晰的层次感、生动的讲解、优美的语言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