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华社记者朱玉为我院师生讲授灾难报道

 

文 宋鹏飞

2015年11月18日下午两点,应文化与传播学院邀请,新华社记者朱玉再度莅临我校,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灾难报道要素》的讲座。

朱玉首先回顾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包括东南亚海啸、汶川地震等近年来震惊世界的灾难。朱玉强调,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灾难大国”,而且“灾难一定会发生”,因此灾难报道应该得到更高的关注。

C68X5623_副本.jpg

新华社记者朱玉

随后,朱玉梳理了中国灾难报道的发展脉络。朱玉认为,2003年的“非典”是中国灾难报道的转折点,“非典”之后,中国的灾难新闻报道日趋成熟和完善。与此同时,朱玉还结合自身的从业经历,为现场师生讲解防灾自救的相关知识,以及心理层面的注意事项。

最后的互动环节,有同学提出灾难报道中如何把握客观事实与主观情感的问题,朱玉表示,在灾难面前,没有人能够保持完全的冷静,报道者的主观视角更能够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因此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主观与客观并不存在绝对的冲突关系。

讲座现场_副本.jpg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为了缓解同学们对于灾难的恐惧,朱玉还将特意准备的小礼物——设计精美的“占座卡”,分发给到场的同学。

此次讲座系本学期“新闻传播学前沿系列讲座”的第四讲。 不少同学表示,能够与一线新闻记者面对面接触,受益颇多。文传学院副院长陆彦明、传播系副主任王冲参加了当天讲座。

 

背景链接

朱玉,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进入新华社工作,现任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主任记者,以调查性报道和人物报道见长。曾荣获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全国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记者”、“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新华社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