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基层党建巡礼 | 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党建为先 引领高质量学院发展 立德树人 培养高水平新闻人才

  为迎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展现学校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成就,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别推出“基层党建巡礼”栏目,展示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各单位的发展成就,全面展示各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成效和亮点,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爱校荣校的使命感、责任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第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2017年以来,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中心工作,带领师生员工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

  图片

  强化党对学院工作全面领导

  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握学院建设发展方向。学院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学院 “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中有所突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传播学、广告学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五年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2项,中央领导批示2项。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学生在“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200余项,本科生就业率高于92%,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实现100%。毕业生深造率不断上升。

  以学增智,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学院党委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巡察整改、全面从严治党考核和推动学院发展贯通起来,引导全体党员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门头沟区马栏村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围绕“学抗战斗争精神,强干事创业作风”进行现场学习;各党支部通过专家分享、实践学习、交流研学等模式,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围绕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首都等主题,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广告协会、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开展专题调研,“把准脉”“开对方”,共同研究推进学院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常抓作风建设,自觉接受师生监督。学院党委始终重视加强班子的作风建设。学院党政班子思想统一、协作密切、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形成了良好工作氛围,并很好辐射带动了全院师生。学院相关负责人定期围绕青年教师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升学就业、生活食宿等方面的问题,形成整改整治问题清单,设立“院长接待日”长效机制,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书法教室、师生关心的难点重点问题,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学院党委强化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全院师生监督。

  图片 图片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立志做大先生,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学院党委加强系统性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院理论中心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系统研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工委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仔细推敲首经贸大学关于建设高质量研究型大学的各项具体举措,形成“漏斗型”的学习体系。

  图片 图片

  学院以“精通专业,做好‘经师’”为目标,落实学校教职工学习计划,坚持开展教师思想理论学习。各教师党支部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建设相结合,邀请新闻主管部门领导、业界专家做专题辅导报告,如经济日报社副总编季正聚、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副组长王晓雄、经济日报社内参部主任瞿长福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贯彻“三结合”,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学院党委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制定方案系统学、党员干部带头学、结合活动重点学、引导学生一起学”总体要求,制定执行“三划、三结合、三共享”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了“传媒学术吧”等品牌活动,通过将党建工作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推动学院实现内涵、特色、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图片

  学术赋能,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与各机关单位、行业协会联系合作,为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和“两区三平台”建设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助力北京广告行业发展,连续多年协助中国广告协会长城奖、黄河奖评审工作;参加北京市委讲师团为各区及政府委办局做文化宣讲和科学普及工作;承担为地方建设服务的政府委办局咨询项目,为北京市丰台区、昌平区政府的文化创新、城市形象建设,为丰台丽泽商务区等文化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并应用到相关建设过程。

  图片 图片

 

 遵循传播规律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

  学院党总支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定期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遵循“课堂正确引导、科研严格把关、舆情科学管控”的原则,建立“学院——党支部/系部——教师”分级审核排查制度,加强“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支部书记/系部主任、班主任/班长、教师/学生”五级工作网络的队伍建设,加强学院工作意识形态审核。多次荣获学校文化建设品牌项目、新媒奖,举办“千树花开”文传学院十年教学成果展。

  图片 图片

 

 培根铸魂、增才长干

  培养高质量文化建设人才

  学院始终践行“新闻传播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的政治要求,整合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全员参与、校内外衔接的人才培育新格局,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围绕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组织的“无奋斗 不青春”“我和我的祖国共奋进”“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等主题教育活动,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举办“红色配音大赛”“五四百年专题漫画”等活动,夯实思想引领。

  按照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学院党委努力提升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对国家主流媒体及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的认知,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和践行正确的新闻观。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举办“新锐青年说”活动,加深学生对新闻工作的理解与思考。与新华网、新浪财经、湖南广电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以夯实学生的学业基础,拓宽学术视野。

  图片 图片

  发挥专业所长,思政教育溢出效应显现。文传学院党委积极引导师生在专业学习中,立足服务首都,融入专业实践,强化教育效果。学院党委2018年以来组织师生直接参与北京“两会报道”,配合首都之窗完成新闻采访、图片摄影等工作;连续四年配合西城区文明办完成《月坛好人》和《西城好人》等书籍的采编、编辑工作;协助朝阳区完成公益项目的拍摄宣传,5天视频累计浏览量达12万+。

  图片

  

发挥专业优势

  打造文传特色品牌活动

  “部校共建”,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示范课程。学院以经济日报社“部校共建”平台为依托共同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组建优质稳定的教学团队,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形成一批实践教学成果,努力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品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获批校级本科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图片 图片

  党建引领,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首批试点单位,学院党委加强顶层设计,党建引领,党政同责,提升统筹推进能力,成果显著。几年来,获批6项课程思政校级教改立项,2 门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 门课程获批进入校级课程思政案例库,4 门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许敏玉、王冲、李佳蔚获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二等奖。

  图片

  学院深挖特色,打造“专业思政+新媒体”建设模式,录制《应用写作》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新闻采访专业课融合核心价值观引领组织学生制作口述史节目《家族记忆》在蜻蜓FM 上播放量近10 万、制作《中华文化:弘扬汉字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微课程,完成学校首个公益广告数字案例库搭建工作,形成多维度多频次传播,扩大教学效果。立足“新时代”,积极开展专业思政试点申报,邀请北京市国际公益广告大会项目路演走进广告学专业课堂,有序推进专业思政建设。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出去、请进来,打造行走在京华大地的“大思政课”。学院利用师资力量和实验中心的资源,积极与北大红楼等单位开展共建,2022年完成“北大红楼志愿者培训课”视频制作工作。另一方面调动各种红色资源引进校园。学院与中国日报、首都图书馆合作将《百名摄影师聚焦冰雪冬奥》图片高校巡展引进校园,并将《广告摄影》的课堂搬到展览现场。学院与西城区“书香驿站”紧密合作,组织师生党员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等主题活动,近五年累计开展活动20次,形成了学院特色的党建活动品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实践育人,打造“三全育人”专业教学实践品牌。学院整合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全员参与、校内外衔接的人才培育新格局,传播系组织学生围绕“恰同学少年”“我的2020”等时代主题创造微影视作品,形成 “金驼”专业实践品牌。举办以来共有1200名师生参与其中,经济参考报以“探索三全育人的有效载体”为题,在校园渠道之外也对“金驼微影视节”进行专刊报道。广告系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创作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多部优秀作品,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院连续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师生在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切实增强了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做好统战工作

  凝心聚力谋发展

  学院党总支注重发挥党外人士作用,着力抓好统战群团。学院定期组织党外人士座谈会,开展谈心谈话,认真听取他们对学院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支持、鼓励党外教师开展社会服务,郭媛媛教授,任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任职期间,提交、参与提交提案近40余篇,获中央领导人批示5篇,被中央部门采纳3篇。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和京外学生,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组织少数民族和京外新生座谈会,开展中秋节主题特别活动。建设“职工小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营造团结和谐的学院氛围。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