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化与传播学院顺利举办第二场“文传讲堂”讲座

  10月11日下午,文化与传播学院在博远楼新闻发布厅举办“文传讲堂”系列活动第二场讲座,本次“文传讲堂”邀请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沈阳教授以“AIGC与元宇宙”为主题进行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许敏玉主持,经济日报社记者代表,院领导班子,我院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沈阳教授围绕着时代背景、科技前沿、主流媒体、网络平台以及未来走势五个方面介绍了AIGC与元宇宙的历史背景与技术特点。沈阳教授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探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坚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在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AIGC与元宇宙相关技术与概念作为目前全球关注的热门领域,我国学者专家也应加速相关技术落地,并赋能实体领域,从而更好地助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图片

  

  其次,沈阳教授从AIGC与元宇宙领域的技术原点出发,以发展源头为背景生动地阐释何为AIGC和元宇宙。而后沈阳教授以VR、AR、裸眼3D等技术为例,详细介绍了目前AIGC与元宇宙相关技术的落地发展现状,并进行发展前景预测。 

  紧接着沈阳教授着重介绍了元宇宙相关概念与落地情况,并从元宇宙与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生物技术和商业经营等各领域的技术关系入手,阐释了元宇宙在当今社会各个场景的实际运用情况,描绘出了虚拟技术与现实社会交融的生动场景。沈阳教授创造性地将元宇宙定义为“三个三”,即三维化(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共生)、三元化(机器生命、虚拟生命、自然生命)和三权化(可读、可写、可拥有),“三个三”的定义使现场观众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了元宇宙的核心特点。

  图片

  

  最后沈阳教授指出,目前大语言模型发展中出现两种相反趋势,即强调知识的无穷性与多样性的“巨大模式”与强调低成本高效率的“小微模式”,两种相反模式的出现标志着大语言模型已经从最初的“技术涌现”式全面发展开始向适应需求的工具化与效率化发展转变,这种发展新形势将为人类带来更多可能。最后沈阳教授指出,随着国内外众多大语言模型的出现,人们的活动场景更加丰富,活动内容更加多样,但在享受技术福利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如今人工智能也存在着一定缺陷,如“技术幻觉”、“定位迷雾”等隐性风险也需要技术使用者时刻注意规避,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还在等待众多学者专家的不断探索来发现。

  图片

  

  讲座结束后,沈阳教授详细回答了现场学生提问,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了AIGC和元宇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对目前的新技术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AIGC和元宇宙产业浪潮的冲击下,新闻传播领域迎来大变革,加速探索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高效协作、和谐共生的新路径迫在眉睫。文化与传播学院将继续推进前沿技术进校园,通过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培养出更契合时代发展,走在时代一线的高水平新闻传播人才。

  图片

   沈阳教授、经济日报社记者、文传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