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职面未来|黄曦宇:策划,是为了更好地广而告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深入行业进行实习是学生们接轨社会、对接企业、角色转变、认知自我的重要方式。

因此,我们邀请到优秀的学长学姐为大家分享自己的实习经验与故事!

本期的分享嘉宾是来自21级的研究生黄曦宇!

分享人:2021级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黄曦宇

实习单位:中国广告协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

实习单位为什么会

选择中国广告协会?

一提起广告行业,大家可能对于如蓝色光标(BlueFocus)、分众传媒(Focus Media)、奥美(Ogilvy)、李奥贝纳(Leo Burnett)等头部广告公司比较熟悉,而较少了解和关注如中国广告协会(China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CAA)以及北京广告协会(Beijing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BAA)这类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在我看来,相较于大多数广告公司以项目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广告协会能更加全面地覆盖广告行业中的各类主体,也能深入地参与到广告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更能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起到一个发声号召、策划组织的重要作用。

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通过全面接触和深入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我逐渐对活动策划和广告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萌生了进入广告行业实践学习的强烈意向。研二暑假期间,得知中国广告协会在策划筹备一场高规格的公益广告大会,我认为这是一个能在大平台上参与活动策划以及切身感受广告传播效应的难得机会,后来在学院老师的大力推荐和协会老师的面试肯定下,我终于如愿进入中国广告协会实习,并作为组委会的成员参与2023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的前期策划和现场报道等工作。

实习过程中有哪些难忘有趣的经历?

在中国广告协会的实习工作是我研究生期间多段实习经历中时间跨度最长、工作参与感最强的一次,2023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是一个周期较长的活动项目,我的实习工作也从5月份的大会前期筹备阶段一直延续到11月份大会在北京首钢园成功举办,在这历时近6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感谢协会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更要感谢实习生伙伴们的陪伴与帮助。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会举办期间在北京首钢园里和其他实习生伙伴共同工作的经历。作为2023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组委会的成员,我们在大会正式举办的前一天便住进了首钢园内的酒店,来自不同部门的实习生参与的板块虽然不尽相同,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大家都保持着相同的节奏,每天在首钢园的各个场馆间奔波,为大会各场活动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而在结束了当天的所有活动后,我们还会在协会老师的带领下,对第二天的活动流程进行最终彩排,以确保前期精心策划的活动能够顺利举办。在首钢园的四天三夜,既充满着劳累和疲惫,也不乏趣味和欢笑,更有数不胜数的点滴感动,着实为我的实习经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习过程中怎样把理论知识和实习实践结合起来?

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习工作的体验,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选择一份心仪的工作,但扎实的理论知识积累是开展实习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才能在各类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中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就我个人而言,我本科所学专业是市场营销,研究生所学专业是新闻传播学,而我个人的兴趣特长是摄影摄像,所以当我将这三者结合起来之后发现,对于实习行业和岗位的选择我有了更直观、更清晰的想法。“理论结合实际”这句话在任何工作中都适用,而在不同行业进行了多次实习后,我认为自己的工作兴趣在于策划执行以及广告传播的方向,在我看来,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因为具有强大传播效果的广告一定是通过精心策划来实现的,因此也能更精准地判断自己未来求职的方向。

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实习可以是试错。当我们还在大学校园里求学之时,尽可能丰富的实习经历能让我们更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在真正踏足现实社会之前,所有的实习工作经历都将是我们未来求职路上的垫脚石。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对于陌生领域的实习工作不要抗拒也无需担心,只管放手去做,所有的实习经历都将会是弥足珍贵的工作经验,真正细致负责地去完成每一次实习,实习的结果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产生思考和评价,进而获得选择的依据,这才是每份实习最有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