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广告30年系列访谈3|1996级校友马宾:广告人的自信与热忱

 2023年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成立的第三十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邀请了部分广告系校友及教师代表,通过人物访谈的形式,了解广告系的发展历程,找寻属于首经贸广告人的青春记忆。


首经贸广告30年系列访谈

1996级校友马兵:广告人的自信与热忱

人物简介:马兵,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1996级校友,现任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镇长。

一、记忆中的广告系

Q:您在96年上大学时为什么选择了首经贸广告系?

A:九十年代,最主要的娱乐就是看电视。“恒源祥,羊羊羊”“名门之秀五粮春”等电视广告都深深地烙在那一代人的记忆里。所以在填报志愿时,首经贸的广告学专业是我除法学专业之外,唯二填报的志愿。

Q:您在广告系学习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A:大学四年间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三时的一次期末考试。专业课将近10门,只有一门课需要闭卷考试,其他要么交作品,要么是动手实践类。这也从侧面说明,广告专业在校期间更注重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当初报考时我们没有经过色彩、素描、构图、摄影等专业考试。经过四年的积累,像我这样零基础的小白,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广告从业者。

Q:毕业多年,您觉得在广告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在广告系最大的收获就是自信

Q:您有没有对广告系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或辅导员?

A: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是陈季修老师。他当时是系主任,教市场营销课。陈老师对学生总是以夸奖为主。我记得他最经典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不肯定自己,那么可能就没有第二个人肯定你了”。正是这句话一直让我保持强大的自信、昂扬的斗志。

Q:在广告系学习期间有没有特别让您印象深刻的课程?

A:其实在大学学习时间,所有课程都让人难忘。过了20多年,在记忆里还有鲜活印象的是摄影课。摄影老师是外请的,《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是他的著名作品。老师带着我们去西单摄影金广角挑选相机,指导我们在龙潭湖公园里用镜头记录大自然的美,任由我们在暗房里鼓捣显影液定影液洗出属于我们唯一的照片……广告专业课程与众不同,大多需要动手实践,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Q: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您觉得广告学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A:广告专业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给我打开了全新的一扇门,启发了我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未知的欲望。当年广告学因为是新设置不久的专业,老师们也竭尽全力给我们创造更多开阔眼界、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比如,北京国际车展的展台布置、中国美术馆的达利展、人民大会堂的《饕餮之夜》等等。虽然现在听来过时了,但当初都是我们接触行业潮流的窗口。如果不学广告,也许我终生也没机会去欣赏、去感受。广告带给我的都是接触新事物后的提升和愉悦,让我坚信,新的总是好的。这也是我至今仍保持探索新领域高度热情的源动力。

二、广告人的职业发展

Q:您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带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诺贝广告公司做策划。第一个全程跟进的项目是给朝阳区洼里乡设计安装广告宣传牌。诺贝广告公司是人民日报社、香港万兴广告公司和中国国际广告公司共同投资创办的。这个背景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领域。现在想来最大的感受是:付出就会有收获,所有当时看来没有意义的付出,日后都是必须的。

Q:您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似乎与广告的关联度并不大,您为什么选择走进体制内工作呢?

A:进入体制内其实是个偶然。当年同学们都想进4A公司,比如盛世长城、奥美等。工作了一年多后,我认为自己需要再提升,于是计划去新加坡进行深造学习,在准备期间无意中看到《北京日报》上的公务员招考。我凭着“广告人什么都敢尝试”的心态报了名,意外的考上了。后来的每一步、每一次选择,都是有这种敢为敢试的心态,让自己不断挑战新领域,才能不断收获、不断成长。

Q:如果学弟学妹们毕业后也想加入公务员队伍,您觉得应该在大学期间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技能或素质?

A:组织能力是必要的,也要注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现在政府部门更注重新媒体的影响力,所以广告人在政府部门还是很有优势的。但是进入公务员队伍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要问清自己,是不是真的向往,而不是图所谓的“金饭碗”。如果学弟学妹们有加入公务员队伍的想法,可以先到基层感受一下,再做决定也不迟。

Q:您觉得广告专业的同学们在就业时有哪些优、劣势?

A:我觉得广告系毕业的同学涉猎广泛。主动选择广告专业的同学,潜意识里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这些都是优势。至于劣势,我个人觉得四年专业培养出的同学们,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不用刻意。还想告诉大家,在就业选择上,多听听老师和家长的,他们都是能把心掏给你的人。用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不会吃亏。

Q:您对目前从事的职业发展前景有什么样的看法?

A: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改革的大课题。对我而言,执政为民,不是口号,而是要求。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和美乡村呈现在基础设施的完善,呈现在公共服务的配套,呈现在一条路、一座桥、一间屋、一块田的种种细节上,更要呈现在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上!

三、广告系寄语

Q:您对首经贸广告系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

A:建立更广泛的校地合作,参与到更多新场景的设计应用,让学弟学妹们有更多的实训基地,让更多的地方了解首经贸广告系的实力。

Q:请留下您对广告系未来的寄语吧!

A:期待首经贸广告系甲子之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