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广告30年系列访谈12|2011级校友王珂:行稳致远,厚积薄发

 2023年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成立的第三十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邀请了部分广告系校友及教师代表,通过人物访谈的形式,了解广告系的发展历程,找寻属于首经贸广告人的青春记忆。


首经贸广告30年系列访谈

2011级校友王珂:行稳致远,厚积薄发

人物简介:王珂,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2011级校友,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从事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工作。

一、记忆中的广告系

Q:您在广告系学习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A: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做小组作业。大家面临共同的“大任务”一起头脑风暴、团结协作的时刻。四年来,我们自发组成的小组(有时候是宿舍,有时候是全班)一起发过问卷、设计过品牌、参加过比赛,还做过网站、拍过电影,感觉超充实。毕业之后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还蛮怀念的。

Q:毕业多年,您觉得在广告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笑)。我觉得是对广告营销和品牌传播有了更系统、完整和更客观的了解吧。因为我没有从事广告行业,广告专业的学习对我个人生活比较直接的影响是能够抓住诉求更有效地去沟通,以及在工作中,我也会多去尝试直观和视觉化地呈现一些内容,达到更好的呈现和传播效果。

Q:您在广告系学习期间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课程?为什么让您印象深刻呢?

A:很多课程想起来还挺历历在目的。比如杨同庆老师的课上欣赏了很多经典的TVC。他用MM豆“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slogan讲解的USP理论让我印象深刻。许敏玉老师的中外广告史系统讲解了广告和广告业的发展。她给我们展示中国最早的针铺广告,现在回忆起来还近在眼前。还有毛琦老师广告媒体方面的课,给我们机会准备课堂演讲。张艳君老师的广告摄影,允许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参与实操。张蕾老师的素描和水粉(色彩构成)课、母晓文老师的电脑图文设计等等,当时对于非艺术生的我来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非常感谢各位老师,不仅仅感谢老师们对于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分享,更感谢老师们在我们遇到问题时耐心的答疑解惑,以及允许我们一步步探索甚至是试错的宽容和关爱。

二、广告人的职业发展

Q:您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刚刚走出校园投入工作时,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我从广告系本科毕业保研了,所以确切来说是又过了三年才正式工作。研二下学期我开始在万达实习,毕业后定岗在国际娱乐营销部门做策划工作。刚刚投入工作,最大的感受应该是很新奇,每天都被动或主动地吸收很多新东西。我觉得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是个大面儿,即使你不主动去学,也会有老师和课程去引导。在行业里,会更聚焦到一个领域,需要主动去搜索、去求教。肯定会更有压力,但也蛮有意思的。

Q: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考公”“考编”。您觉得什么样的同学适合在高校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A:热爱跟人打交道,擅长沟通协作,做事有条理、有耐心,遇事冷静沉着的同学。

Q:如果学弟学妹们毕业后也想在高校中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您觉得应该在大学期间做好哪些准备和积累?

A:我觉得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应该是先去了解这份工作,毕竟身处在校园环境,可以多观察、多与办公室的老师们交流,看看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预期的样子,是否可以接受这份工作的缺点。接下来,争取获得实习机会,真正参与到工作内容中来。如果实习了一段时间,仍旧想要从事这份职业,相信学弟学妹们也对岗位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有了了解,也收获了相关经验。这些都是很好的准备和积累。

三、首经贸广告系寄语

Q:请留下您对广告系未来的寄语吧!

A:三十年灼灼其华,三十载春华秋实。2023年是广告系成立30周年,也是众多2011级学子步入30岁的一年。未来还长,愿携手共进,与广告系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