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广告30年系列访谈13|2009级校友李思思:找准定位,脚踏实地

 2023年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成立的第三十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邀请了部分广告系校友及教师代表,通过人物访谈的形式,了解广告系的发展历程,找寻属于首经贸广告人的青春记忆。


2009级校友李思思:找准定位,脚踏实地

首经贸广告30年系列访谈

人物简介:李思思,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2009级校友,现任职于首都医科大学。

一、记忆中的广告系

Q:您在09年上大学时为什么选择了首经贸广告系?当时广告系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A:其实我当时的高考分数,广告和传播都是可以选的,出于个人爱好,也因为我本身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所以更倾向于广告系。首经贸的广告系有一定人才培养经验,也很多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广告领域有很大的成就,深入了解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广告系。

Q:您在广告系学习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A: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刚开始接触到专业课的时候,包括学习PS、摄影摄像、单反的使用。作为学生,专业课带来了课程质的变化,同时也打开了知识新世界的大门。还有就是关于色彩和绘画的学习,无形之中会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认知等。

Q:您有没有对广告系印象最深的老师?

A: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专业课老师母晓文老师。广告涉及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母晓文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的经验,给我带来的影响很大。我现在在高校做了老师,才发现当老师的不易之处,比如说课程分数如何配比,考试怎么设计,这些其实都是很有学问的。我的老师带给我的这些影响,也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的生活、工作当中。我现在也会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去做事。在广告系,老师们足够专业的水平能带给学生很大的帮助。我对李佳蔚老师的印象也很深,她本人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毕业生,教育背景很强,专业素养也很高。再加上她当时很年轻,给我们的课堂输送了很多新鲜的血液,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导师,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也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Q:毕业这么多年,您觉得您在广告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虽然我现在的大部分工作可能用不上我的本科专业知识了,但我本身依然具备这个能力。比如某天学校突然要举办一个活动,需要展板,或者缺一个播音员,我可以发挥专业特长,马上提出解决方案。刚刚我提到的审美以及艺术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会让你自身更丰富,有更多的储备去应对工作。

二、广告人的职业发展

Q:您目前在首都医科大学从事行政事务工作,看起来与广告专业的关联度似乎并不大。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

A:我的职业选择主要受我的家庭影响,我的母亲非常希望我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她极力想让我去高校工作。当时也有机会,所以我出了校门就来到了另外一所高校。

Q: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毕业后选择“考公”“考编”,可能大部分人是出于就业市场的压力或是对“稳定”的追求。您觉得什么样的同学适合做行政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

A:如果我能回到你们这个年纪,可能大二的时候就要开始做职业规划了。现在再看,如果你要选择“考编”“考公”,大三就要开始准备。无论是心理准备还是应试准备都要跟上。我觉得心理是放在最前面的,因为有些大学生比较懵懂,可能认为“考公”“考编”就是铁饭碗。但是我认为我们的专业摆在这里,如果你想考公务员或者编制,那肯定面临着放弃专业的风险,所以一定要提前考虑清楚。行政工作比较制式、比较固定,工作模式也会相对繁杂。有的同学到了体制里可能就会不适应,工作一两年就会觉得枯燥。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明白自己在这条路上会面对什么。

Q:如果真的打算“考公”“考编”,您觉得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能做哪些比较具体的努力?

A:提前规划。如果有这个想法,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就要不断深造,考研、考博。要想踏上这条路,学历是最基本的入场券。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我的第一学历,我的第二学历是中国人民大学,这甚至都不一定是我的最终学历。如果有一天需要我读博,我也会考虑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同学们还年轻,尽量不要浪费时间。很多时候家长可能会给你们“洗脑”,告诉你们什么时间要干什么事。话听着很刺耳,我当初听时也这样认为,但是现在走过来,我觉得这些话真的是有道理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从别人,而是越早有规划的人生,一定会走得越顺。提前规划,时间上就会比别人更充裕,获得更多试错的机会。你每天多去泡图书馆也好,自习室也好,多付出的那些时间和精力绝对不会白费。在别人刷手机的时候,你去学习,你去考试,一定会收获更多。但是如果你不做,还想拿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三、广告系寄语

Q:请您留下对广告系未来的寄语吧!

A:希望广告系未来的发展能够蒸蒸日上,吸收更多鲜活的力量,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