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广告30年系列访谈14|1998级校友赵园园:做终身学习的广告人

  2023年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成立的第三十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邀请了部分广告系校友及教师代表,通过人物访谈的形式,了解广告系的发展历程,找寻属于首经贸广告人的青春记忆。


首经贸广告30年系列访谈

1998级校友赵园园:做终身学习的广告人

人物简介:赵园园,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1998级校友,现为壹捌零创意集团高级副总裁。

一、记忆中的广告系

Q:您在98年上大学时为什么选择了首经贸广告系?

A:选择广告系主要是出于我个人兴趣。我们那个年代,在高考专业填报选择上,大多数人对于未来学什么专业其实没有特别明确的意向,都是根据自己的分数去匹配,但我自己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和写作,最终还是决定“成年后”要为自己的兴趣做一回主,因此我放弃了当时已经录取我的一批学校和专业,选择了咱们学校的广告系。虽说高考分数上我可以上分数排名更高的学校或是专业,但我从未后悔,因为我内心的热爱让我一直坚守在广告这个领域。

Q:您在广告系学习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A:记得在大学期间,我们96级的一位学长带广告行业的大咖莫康孙先生(当时他在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到我们学校来给大家做讲座,讲的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到现在还是能记起当时的兴奋。这种广告行业教父级的人物,平时就只能在书本中遇到,当他突然出现在你真实的生活中,你就会觉得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之后时隔多年,我在戛纳幼狮中国区选拔赛决赛当终审评委,兴奋地发现莫康孙先生也是终审评委之一,我非常激动有机会能跟广告前辈坐在一起工作。当时赛后主办方安排有幼狮伯乐大讲堂,邀请每位评委上台分享,我在台上特别致敬了前辈——“老莫”。同时我也给在场的参赛者们特别分享了多年前我在大学读广告的时候,曾经作为一名学生坐在台下听过莫老的演讲,而今天有机会看到莫老坐在台下听我做分享,鼓励年轻人们要“有理想有坚持,追逐自己的梦想”,想必前辈也感到欣慰。

Q:毕业多年,您觉得在广告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最大的收获我觉得是一种对广告行业的启蒙吧。我对广告行业的热爱,还有对它最开始的认知,都是来源于学校老师们教授的一些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我在学校图书馆经常阅读的一些广告专业书籍和杂志,这些为我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职业启蒙。
Q:您有没有对广告系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

A:我觉得有两位老师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位是沈建林老师。她现在已经退休了,定居在日本。我们那个年代电脑并不普及,只有在老师办公室有一台台式机电脑。我当时是广告系系刊的主编,经常会去沈老师的办公室借电脑去做一些系刊的排版工作。沈老师是个外冷内热的老师。看起来不怒而威,不好接触,实际上很暖心。

说起来我应该是第一届开始用电脑做系刊的主编,在这之前学长们都是用油墨印刷,交接的时候97级的学长曾带我去过那个活字排版的地下印刷室,设备比较沉,推油滚子需要稳定的力量,还容易弄脏衣服和手,这也是我“被迫”决定转成电脑设计打印的重要原因。但是当时做这件事的确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操作门槛,班里的同学推选了一名计算机用的比较好的男生来帮我,后来由于经常的接触,这位同学在毕业多年后变成了我老公,沈老师还说我老公内向的性格由于和我在一起变得开朗了很多。
第二位老师是刘建一老师,也是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他教我们广告策划这门课,也是我专业课里学的最好的一门。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和这个领域相关的内容,毕业后20多年来一直从事的也是和广告媒介策划相关的工作。我还记得大四的时候我经常骑着自行车,拿着我的论文去中央音乐学院门口找他看论文。刘老师给了我很多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最后我的毕业论文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我特别感谢恩师刘老师。

二、广告人的职业发展

Q:您为什么选择一直在广告行业工作?这个行业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A:因为广告专业是我自己选择的专业,高考的其他志愿都是家里人给选的,只有广告是我自己选的。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愿意放弃前面录取分数更高的专业,执意选择广告专业,是我对它一直是情有独钟吧。在大四的时候我看了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然后就对奥美有了深刻的印象,确定那是我的dream job。所以我在电通媒介工作了一年以后经过非常严格的多轮面试进入到奥美系的公司——传立(奥美和智威汤逊的媒介结合体),然后一干就是18年,我从最初级的策划执行升职13次做到北京办公室的董事总经理。这源于我对广告行业的执着、坚持和热爱,而这种成就感也是激发我坚守专业、一路向前的动力。
我觉得这个行业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的宽度和深度都有足够的空间。首先在这个行业中你需要永远保持好奇心,你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因为广告行业发展很快,各种媒介手段不断出现,人们的媒介消费习惯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我们需要不断了解市场最前沿的科技、最前沿的趋势,对消费者保有最敏锐的洞察,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去为客户做好营销策划,花好他的每一分钱,保证最大的传播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你永远都有你不知道的、需要学习的东西。

其次我觉得广告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只盯在一个行业,你会接触各行各业,比如这个客户是做母婴类的,那你就需要了解精致妈妈的那些消费习惯;如果你的客户是快消品,你就需要了解年轻人最新的“梗”以及在追的明星;而如果你的客户是B2B领域,你就需要对高端商务人群偏好有一定的认知。所以广告是一个非常广阔、繁杂的行业,你需要对各行各业有认知,并不拘泥于某一个领域,它对你的视野和知识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Q:从您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广告大赛评委的专业视角看,近几年高水平的广告大赛对作品的评价标准有哪些变化或趋势?

A:我觉得得高分的这些作品,首先它是非常简单的创意,没有搞得特别复杂,也不需要让人反复琢磨去理解它的内涵。其次它都有清晰、敏锐的洞察,能够抓住消费者的一个痛点,然后去思考怎么才能够通过营销的手段来给这个痛点做一个转化,让更多人记住,或是让更多人产生购买。所以关键词就是simple和insight,less is more, 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让人记住。

Q:您觉得对同学们来说,在完成广告专业大赛参赛作品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A:从我做过几届专业比赛评委的角度来讲,能用简单的营销方法打动消费者、打动评委是最重要的,这种还是应该多看得奖作品,有一些相关经验的积累。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就会花很多时间去看一些戛纳的获奖广告片,学习它们叙事的方法、调性和构图构思。然后就是多关注一些行业内的公众号,学习他们推送的行业最新广告案例分析。这些专业文章可以帮我们打开思路,博采众长,不但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对我自己也非常有收获。

三、广告系寄语

Q:请留下您对广告系未来的寄语吧!

A:希望咱们广告系开设博士学位,“做终身学习者”,自己能有幸成为广告系的第一个博士生!同时也希望咱们广告系能培养出越来越多专业的广告行业人才,今后在职场上遇到更多的师弟师妹!

值建系三十周年之际,祝广告系以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义利兼顾,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培养守正创新德才兼备的人才,谱写时代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