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成立的第三十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邀请了部分广告系校友代表及教师代表,通过人物访谈的形式,了解广告系的发展历程,找寻属于首经贸广告人的青春记忆。
首经贸广告30年系列访谈
2016级校友姚雪:聚焦前沿,探索发展
人物简介:姚雪,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2016级校友,现就职于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担任策划。
一、记忆中的广告系
Q:您在2016年选择了首经贸广告系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A:在高中时,我虽然是理科生,但我对理工类的专业并不感兴趣。通过与学长学姐的交流和自己的了解,我发现我们学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兼容文理两科。相比传播学,我觉得广告学相对更为细化一些。另外,首经贸也是北京知名的综合类大学,而且有亚洲第一大食堂的声誉,这对我也有一定影响。最终,我被第一志愿录取进入文传学院的广告学专业,开启了四年的本科生活。
Q:初次来到首经贸广告系时,您对广告系的初步感受/印象是什么?这种感受/印象后来有发生变化吗?
A:最初,我把广告学当作一个艺术类专业。我认为在设计和策划方面,具备一定的艺术视野和设计基础会对某些课程更有帮助。然而,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我意识到广告学需要的能力包括逻辑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等。之后,我了解到广告从业分为广告设计、客户执行、媒体、策划等不同的职业领域。我渐渐认识到广告行业其实是一种通用类行业,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来补充专业能力。在我的本科学习和职业实践中,我发现学习广告学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Q:可以分享一下您在大学期间的实践经历吗?
A:我认为广告业的实践和理论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分班选择中,我选择了进入广告卓越班,希望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了解广告行业。大二的专业实践中,我有幸进入灵思云图广告公司,进行了我第一次的行业实习。最初,我负责撰写公关稿件,但由于自己的知识有限,我提交的稿件与要求相差较大,经常需要经过6至7次修改。这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广告行业。然而,机缘巧合之下,我有机会独立负责阐述江淮汽车竞标的一部分自驾游行程方案。我提交了稿件后,带我完成这个项目的姐姐告诉我,我的方案逻辑性很强,细节也考虑得很周全,完成度和质量都超出了她的预期。后来,她还带我一起去合肥参与现场比稿,让我确定了自己想要在广告行业发展的决心。
Q:您在大学时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老师?
A:在大学期间,许敏玉老师、王水老师、刘骏晟老师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王水老师。当时互联网媒体,特别是信息流等新型媒介投放方式还不是主流。但是王水老师在课程中已经提到了这些,并让我们了解到相关流程和内容。这让我在后来的工作中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地接触新型媒介形式,快速学习所需知识,提升自我。此外,王水老师还组织了业界嘉宾的访谈,让我们在校期间对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
二、广告人的职业发展
Q: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A:我从事的是广告执行,负责项目的按期执行。主要工作是线上投放和线上活动,例如抖音挑战赛、微博话题等。我也参与了方案撰写和结案报告等工作。
Q:与您的第一份工作相比,您现在从事的工作有何不同?
A:之前的工作更侧重于执行层面,需要进行沟通和对接。而现在我从事的是媒体策划工作,更多地涉及方案撰写和提案。之前我更多地解决问题,聚焦于眼前的事物;但现在更需要有全局思维,规划整体方案,进行策略层面的规划,需要更全面和进阶的能力。
Q:您认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应如何处理好专业理论学习与校外实习活动之间的关系?
A:如前所述,我认为广告行业的实践和理论知识相辅相成,两者都非常重要。如果真的想从事广告行业,我认为应该抓住机会在假期等时间进行实践。首先,这能让你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从事这个行业。其次,在每一次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个人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多积累经验,多尝试,也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三、广告系寄语
Q:您对首经贸广告系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
A:希望多引入一些行业前沿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补充书本上的内容。
Q:请留下您对广告系未来的寄语吧!
A:愿桃李满园春晖四方,展宏图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