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新声无限——2023新华社进校园”活动——“新锐青年说”首经贸专场交流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闻报告厅举行。新华社北京分社融合报道中心记者夏子麟和新华社北京分社摄影新闻采访部记者陈钟昊分别以《从"融"起来到"强"起来:我是如何成为一名融媒体记者的》《记录现场,回味历史》为题,向众多文传学子分享了在国社新闻报道一线的工作经历与体会。首经贸大学百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在新锐青年说演讲中,夏子麟通过鲜活的报道事例,分享了主流媒体在融媒体转型的紧迫感不断加强的环境中,以“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为使命,从高度、速度、温度、锐度四个方面制作彰显国社品质的融媒体报道产品的工作实践与感悟。
新华社北京分社融合报道中心记者夏子麟演讲
陈钟昊以《记录现场,回味历史》为题,分享了部分个人新闻摄影作品及拍摄经历,为现场观众讲述了摄影新闻作品背后的故事。他还以一名摄影记者亲身投入融合报道转型工作中的短视频作品作为实例,展现出身为青年一代新闻人的创新与坚守。
新华社北京分社摄影新闻采访部记者陈钟昊演讲
首经贸文传学院20级传播学学生王辰阳说,两位嘉宾的分享打破了他对于记者工作的刻板印象,加深了对于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了解,也感受到作为一名国社记者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主题分享后,现场学生围绕ChatGPT、摄影专业知识、工作实习实践等话题与两位嘉宾进行交流互动,嘉宾向提问学生赠送由本次活动支持单位新华出版社提供的《新华通讯社 90 年 90 篇精品选》。
交流互动环节中,观众向嘉宾提问
夏子麟、陈钟昊向参与提问互动的学生赠送《新华通讯社 90 年 90 篇精品选》
“新华社进校园”系列活动是新华通讯社结合国家通讯社、世界通讯社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培育时代新人的特色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积极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实现对接,努力提升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对国家主流媒体及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的认知,帮助和引导他们坚持正确的新闻观。“新锐青年说”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零距离与行业先锋对话的机会,加深了对新闻工作的理解与思考,通过聆听国社青年优秀记者的职业故事,从中学到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的经验与知识,进一步形成更明确的发展规划。
现场观众参与“新声无限——2023新华社进校园”线上活动
此外,“新声无限——2023新华社进校园”系列活动中“职面未来”短视频创作邀请赛、“新动感”AI体育图片创作大赛等多项活动将陆续走进首经贸文传学院。(鞠安奕 丁芊雨)